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到2020年基本實現稅收現代化的進程安排,2016年稅收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真落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各項舉措,深刻認識、主動適應、積極引領稅收新常態,完成好收入任務與《深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實施任務,深入推進稅收現代化,努力實現“十三五”稅收事業開好局、起好步,進一步增強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重點抓好以下10個方面工作:
一、依法組織稅收收入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完成稅收收入任務意義重大。要按照“全局上增強統籌性、征管上增強精準性、考核上增強嚴肅性”的要求抓好組織收入工作。
1.統籌規劃組織收入工作。進一步完善以客觀地定、科學地分、合理地調、準確地考為主要內容的新型稅收收入管理體系。由算大賬向算細賬轉變,綜合考慮各地稅源、征管、政策等因素,有理有據地確定各地稅收收入目標。要由直線式下達收入任務向各地多方共擔任務轉變,不僅向各地分解收入任務,而且稅務總局各相關司局和省局各相關處室都要承擔加強收入分析、強化稅收征管的責任,形成組織收入工作的合力。要由注重數量規模向注重質量效能轉變,準確分析收入進度與預期之間差異的原因,在保證收入質量的前提下根據情況變化合理調整各地收入目標。要由單一結果考核向綜合考核轉變,實現對收入完成情況、征管努力程度等全過程、全環節的考核。
2.提升組織收入質量。堅持依法征稅,既要應收盡收,又要不收過頭稅。主動依規減免稅,不折不扣落實好優惠政策。完善收入質量考核評價制度,定期公布稅收收入質量狀況,加強動態監測和管理。
3.加強征管堵漏增收。逐個稅種、逐個行業、逐個地區分析征管漏洞、查找薄弱環節,推出一批針對性、精準性強的堵漏增收措施并上升為制度安排,持續拓展向堵塞漏洞要收入的空間。進一步加強稅收風險分析,抓好對重點稅種、行業、地區、企業的分析和監控,為組織收入工作提供指引。開展征管潛力評估,加強戶籍等基礎管理。抓住國務院《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提出形成跨部門數據資源共享的要求等機遇,推動地方制定稅收保障條例、建立綜合治稅平臺,擴大與有關部門合作的范圍和領域,實現信息共享、管理互助、信用互認。
4.加強收入任務考核。加強征管質量監控評價,制定監控評價辦法,強化對稅收收入與稅源匹配性、征管潛力評估、風險管理、第三方信息獲取及應用、清理欠稅等征管主觀努力程度的考核評價、排序和展示,對由于征管努力程度不夠而沒有完成任務的,考核時要嚴格問責。牢固樹立科學的任務觀,預算安排的收入計劃一經人大確定,一經稅務總局分解和調整,就要盡心盡力完成。
二、大力推進依法治稅
以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加快推進法治稅務建設為目標,促進依法治稅進一步向縱深發展,為稅收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
5.積極推動稅收立法。做好稅收征管法修訂后施行和實施細則的起草審議工作。配合有關部門積極推進環境保護稅立法,認真做好其他稅種立法的研究準備工作,逐步完善稅收法律體系。進一步做好稅務部門規章制定工作。
6.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認真落實《進一步深化稅務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意見》,全面清理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稅務行政審批事項。從今年1月1日起全面實行審批事項一窗受理、內部流轉、限時辦結、窗口出件,推行網上審批,使服務更加高效透明。鞏固和擴大“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成果。進一步優化簡化表證單書,構建稅收表證單書統籌管理工作機制。
7.建立健全促進誠信納稅機制。3月底前完善納稅信用管理辦法,進一步優化納稅信用評價操作辦法和信息系統。從更廣范圍、更多項目、更大力度深化拓展“銀稅互動”助力小微企業發展。年內完善“黑名單”公布和懲戒辦法,進一步推進聯合懲戒。
8.進一步嚴格稅收執法。推行稅收執法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并向社會公告。落實重大稅務案件審理辦法,嚴格執行稅收個案批復工作規程,加大執法督察力度,強化權力監督制約。進一步落實稅收執法責任制,加強執法質量考評和責任追究。推行稅收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制度。
三、穩步推進稅制改革
認真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稅制改革的部署,積極穩妥深化稅制改革。
9.持續推進營改增改革。按照國務院部署,認真做好生活服務業、金融業、建筑業和不動產營改增工作。各級國稅、地稅機關要科學縝密地做好數據交接、征管銜接和業務對接等準備工作,筑牢稅收政策、信息系統、納稅服務等支撐體系,抓住試點納稅人確認、稅控器具安裝、發票發放、申報受理等重點環節,確保順利實現稅制轉換。
10.深入推進消費稅改革。做好完善消費稅制度工作,進一步研究調整消費稅政策。
11.積極推進資源稅改革。全面推開資源稅清費立稅、從價計征改革,積極做好水資源費改稅試點工作。
12.推進其他稅種改革。推進環境保護費改稅。研究推進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改革。